时间:2025-03-23 09:57:52 来源:bob
新春之际,东北老工业基地齐齐哈尔的中国一重厂房内火热如春,尽管外面寒风刺骨,车间内却是一片热情洋溢的景象。此时,全球最大的量产钢锭锻件正在锻造车间中缓缓出炉,温度高达1200多摄氏度,热浪滚滚,仿佛要将人卷入其灼热的怀抱。这一重达700吨的核电装备是制造核电机组核心部件转子的首个锻件,面临整体锻造的巨大挑战,它不仅在尺寸上超越了一般锻件,更在内部质量上有着严格要求,确保完美无瑕,犹如制作一块均匀的面团。
中国一重的铸锻钢事业部正在大力攻克这一技术难关,现已完全掌握锻造的核心工艺,成为全世界仅有的两家能够生产如此巨型核电装备的企业之一。通过一系列管理和工艺的升级,他们不仅压缩了产品的锻造周期,将原有的45天缩短至30天,还提高了生产效率,明显降低了成本。
新的一年,各地重大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步伐加快。从数字基础设施到民生工程,再到交通枢纽和能源基地,众多重点项目按下“快进键”。根据规划,2025年北京将推进100个重大科学技术创新项目、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改善项目,总投资约为1.4万亿元。与此同时,上海也于近日公布了186项重大工程计划,涵盖科技产业、生态建设等多个领域,预计投资2400亿元。
在河北廊坊,备受期待的AI应用中心也已提前半年封顶,将于今年二季度正式运营,计划聚集10万台以上的高水平智算中心,为当地经济注入新活力。而在渤海地区,刚刚投产的液化天然气码头也为寒潮来袭提供保障,实现了供气的安全。
全国范围内,多达1.3万个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正在慢慢地落地,预计总投资额达到38万亿元。这些项目不仅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,更是为新建设者们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坚实支撑。让我们共同期待,听听来自前线建设者们的新年愿望,见证这些鞠躬尽瘁的努力所带来的巨大变化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